咨询服务热线:钱程

15052589508

内燃叉车
叉车销售,二手叉车,叉车置换

    乐鱼体育综合:卷不动还硬卷?2025年物流装备行业价格战仍在蔓延触底反弹何时到来?

    来源:乐鱼体育综合    发布时间:2025-10-28 06:08:43
    产品详情

    乐鱼体育app下载:

      因物流装备领域垂直性较强,上市企业在交易所分散隶属于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机器人、仓储快递等交叉板块,本文汇总了我国20家以物流装备为主要营业范围的上市企业财报数据(含港股,但数据统计口径有差异;不含潍柴动力收购的凯傲集团部分),对2025年上半年物流装备行业整体经营情况、新上市企业和市场情况做分析,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指正。(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自己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各项数据来源:各企业2025年半年报,《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整理)

      2025年上半年的物流装备行业,逐渐陷入了为获订单“赔钱也硬卷”的艰难局面。后疫情时代持续的“低价战”已经从同行间的交流反应到上市公司财报的数据里。从财报整体数据分析来看,有七成公司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但近半数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不难看出,作为行业代表的上市企业也开始采取通过燃烧自身利润来获得订单营收的方式来维持经营。在报告期内20家上市企业中有15家实现了盈利,5家亏损,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争夺战、技术突破难是所有行业内企业一同面对的大环境,不过在整体艰难的情况下,兰剑智能、杭叉集团、昆船智能、北自科技、中力股份五家企业仍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本刊针对表现有亮点的单独公司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梳理分析,将于明日发布,如有兴趣请保持关注!

      营业收入整体与去年相比稍有回暖,七成企业营业收入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中力股份、诺力股份这四家在叉车业务占据营收大头的企业包揽了营收前四名,安徽合力与杭叉集团营业收入更是即将突破百亿级大关。

      2025年营业收入增幅的前五名分别是极智嘉、东杰智能、昆船智能、兰剑智能和德马科技,均维持10%以上的增幅。极智嘉作为新上市的全球AMR第一股,营收刚刚突破十亿元关卡,增幅达同比达到30%,同时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正处于突破的拐点。

      净利润整体表现逊色于营业收入,半数企业利润同比下滑,5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同一企业收入规模增减幅度与净利润并不同频,综合看来,部分企业净利润的缩水程度亦远高于同行的增幅程度。国家智能制造装备政策支持、各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需求强烈等外部优势并不能覆盖技术研发的支出和低价竞争带来的利润缩减。

      从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仅杭叉集团入驻“十亿利润俱乐部”。在盈利前提下,天奇股份和东杰智能表现最为亮眼,净利润增长突破100%;兰剑智能和杭叉集团超过10%;北自科技、中力股份、诺力股份则实现小幅增长。

      总资产作为一项反应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综合指标,不仅仅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而是涉及到企业拥有全部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及其他资产。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波动相比,物流装备企业在总资产方面的波动则相对平缓,超过半数公司实现了总资产的增长。

      叉车设备商相对于集成商来说表现更为稳中有进,其中杭叉集团在总资产超过百亿的数量级下仍旧实现了超8%的增幅,数据表现尤为亮眼。中邮科技、科捷智能、德马科技则实现了超10%的增幅。

      仓储机器人作为近年来物流装备领域的明星,终于迎来了细分赛道的第一家上市企业。2025年7月9日,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智嘉”,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世界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顶级规模的非“A+H”科技公司IPO。作为物流装备与机器人领域的“集大成者”,极智嘉聚焦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场景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极智嘉作为刚刚上市的企业,第一份半年报显其收入大头来自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领域的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机器人行业常见的RaaS服务则作为一种战略转移,被极智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舍弃,其主营业务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

      极智嘉产品服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远超传统物流装备企业。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1.0%至人民币10.25亿元,毛利同比增长43.1%至人民币3.6亿元,亏损净额大幅收窄超90%,目前已经逼近盈利拐点。

      政策层面上,今年3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将“智能装备”列为关键技术标准的核心方向之一,在技术融合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和生态共建层面制定了详细的物流仓储装备行业发展路径。今年4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为物流装备企业在政策制定、标准建设方面提供了潜在的政策支持。

      技术层面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落地突破的场景就是工业物流。技术层面的潜在发展机会对物流装备行业有潜在利好。今年以来,物流装备企业或自行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或与通用机器人/AI企业进行落地开发,备受社会、资本关注。但是具身智能这一新技术的落地突破需要大量资金、资源、数据支持,能否短期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还要打一个问号。

      企业层面上,2025年上半年的物流装备企业已进入“卷不动还硬卷”的阶段,整体数据不容乐观。物流装备行业的“价格战”并未停歇,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从中小企业逐渐蔓延至上市企业。市场总有起伏,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但在本轮市场调整和复苏的过程中,仍旧有公司实现了较为亮眼的成绩。

      此外,物流装备企业上市进程或将迎来“仓储机器人”之年,除了已经上市的极智嘉外,凯乐士科技、斯坦德机器人均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与难捱的2024年相比,只剩两个月的2025年并没有给从业者带来多大的惊喜,但是原本的阴霾已经有些许散去。在政策与技术两个层面上的新希望或许能够在2026年拉物流装备行业一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